僅僅提供視頻并不能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
翻轉課堂僅僅是錄制視頻嗎?視頻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但是僅僅向學習者提供學習內容,不一定能夠產生有效的學習。
視頻只是對學習內容的封裝,仍然屬于技術的范疇,本身并不能承載任何的教學活動信息。而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活動,其間包含了豐富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認知過程,單單通過學習內容視頻的提供并不能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這種P2C(People to Content)的學習方式是以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并不能反映E-learning的本質,E化時代的到來使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聯系范圍更廣、程度更深,P2P(People to People)的學習方式才是E-learning最有價值的體現。P2C向P2P的轉型,實質上反映的是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到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范式的轉變。
應該給學習者提供什么?
提供微課。
微課程微到極致便是質量
微課程是某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按一定的教學策略在設計的教學活動及其進程安排。微課程是內容、服務和互動的載體。
微課程不等于微視頻,微課程的特點是:
● 聚焦某個小知識點或具體問題,針對性強,主題突出;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包括教學內容+活動+評價+認證
● 持續時間短,一般在3~20分鐘;
● 內容少,容量小,支持移動學習;
● 表現形式多樣,可以是視頻、動畫、圖片集。很多文獻表明,不同類型的知識都提供視頻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有些人更適合文本性、圖片性的資源。
微課程的內容設計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則,減少需要用戶記憶的內容,每一個微課的時間不超過3-20分鐘。同時注意內容的實用度和豐富性,避免過多的沒用的和無關的信息,內容長短符合零碎時間學習需求。
微課程要實現學習內容的微型化。其設計原則具體包括:
● 最小粒度原則:學習者在數字閱讀過程中,注意力分散且難于持久,微型學習將知識點盡可能分割,一個微課即承載一個知識點;把課程分割成最適合于零碎時間學習,不易受外界干擾的學習內容。
● 微課自包含原則:為了適應學習者非連續的注意狀態,知識單元既要足夠短小以便于學習的隨時隨意發生,也要保證知識單元是自包含的,即提供相對完整的知識組塊。
● 創設自由快樂的學習體驗:讓學習者在微型學習體驗中始終有一種自由、開放、快樂、愉悅的感覺,這也是相當重要的設計原則。
微課設計應多考慮學習過程而非內容
微課設計應更多考慮學習過程而非內容的設計,通過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支持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深度認知。按學習邏輯,合理安排活動步驟,促進學習者對內容知識的深度加工。學習活動的設計需要遵循簡單原則、少輸入原則、學習交互的情境性原則、自然體感交互原則。
微課應該在如何學習、積極參與、提供實時反饋等方面為學習者提供選擇。包含與內容相對應的學習活動,如討論、投票調查、提問答疑、在線交流、發布作品、六頂思考帽、概念圖、學習反思、練習測試、辯論活動等。還可記錄交互信息,進而跟蹤學習行為,進一步挖掘學習特征信息,如學習路徑、時間、偏好、效果等。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