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飛簡介
董飛,Coursera數據工程師,本科就讀于南開大學,碩士就讀于美國杜克大學,先后在酷迅、百度、Amazon、Linkedin等公司實習或工作。關注技術與教育的發展,且樂于分享,在硅谷組織了多場技術講座。
此次茄葩獨家對話董飛,意在明晰Coursera的發展模式,探討科技進步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
從MOOC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教育。eSchool News在2014年年末評出了美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教育技術,茄葩也對此做過報道。您比較看好其中的哪一項教育技術?為什么?或者,不局限在這個范圍內,您看好的教育技術是什么?
董飛:個人最看好人工智能,它將來要實現的是與人類的緊密貼合,甚至未來可以實現“思考即學習”,那么連接人與知識的工具將不再是剛需。當然,我們也可以把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產品看成工具,而這個工具足以讓人們脫離在線學習的方式去學習。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綜合技術的體現,從識別系統到專家系統、智能搜索、邏輯推理及信息運算等各種系統都有交集,通過聽覺、視覺、觸覺、感覺及思維方式進行模擬。
未來的人們只需要一個機器人或者一款智能頭盔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學習。現在人類教學場景非常簡單,在線教育也僅僅通過圖像、視頻等多媒體的方式來表現教學知識點。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教育時代,將實現虛擬現實立體型的綜合教學模式。
其實人機交互被認為是人工智能領域重要一環,未來教育不只是與老師交互,同時也可以與知識交互,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立體展現。想象一下電腦知道你學習的進程和特點,在給你一些刺激和激勵,更聰明地提示你,這樣開發了你的大腦,知識也按需所得。
無論人工智能發展到什么階段,檢索是最基本的需求。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將來的搜索方式會脫離文字搜索,語音搜索與OCR識別技術正在迅速提升準確度,現在Google、蘋果、百度都有這樣的技術,只需要說一句話或者給個提示就可以展現出精確的結果。更智能的搜索基于意識搜索,大腦只要一想就可以出結果,這是當前機器學習(Deep Learning)與可穿戴設備領域都在探索的方向。
場景時代是說各個領域都有應用場景,比如學天文物理,它的最佳場景是置身宇宙中;學政治,最好是你模擬當個總統來分析國際形勢;學法律,你就是法官在復雜的情況下作出最公正判斷。而當前的教學仍舊還是PPT和視頻教學展示知識點。在未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的不只是視覺上的,在教師觸發某些設置以后,學生對知識點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