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人才供應鏈成為21世紀HR的嶄新課題,也是企業最為關注的管理問題之一。人才管理問題充滿不確定性,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就要采用高效人才供應鏈,破解互聯網時代人才管理困局。
依據人才供應鏈TSC-6T管理模型,六步打造高效人才供應鏈。
1、人才標準:確立人才標準
建立能力素質模型與任職資格體系,確立人才標準,是高效人才供應建設的前提。人才供應鏈從基于事物的傳統人事管理、基于崗位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轉向基于能力的管理,人才供應鏈建設應該從人力資源具體業務上體現能力的因素,確立的人才標準同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模塊須進行有效地融合。
2、人才盤點:做好基于能力的全面人才盤點
做好基于能力的全面人才盤點,是高效人才供應鏈建設的基礎。人才供應鏈的基本假設是全面的人才培養與團隊協同組合,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團隊可以做到完美,通過能力素質、任職資格體系來管理能力,強調團隊與組織能力的建設。
3、人才規劃:進行長短期相結合的戰略性人才規劃
互聯網時代,在市場環境、人才市場和企業戰略變化不斷的情況下,人才管理與規劃需要順應外界變化,建立針對用人標準和人才需求及時更新的機制,確保人才管理和供給模式能跟上快速變化的要求。
其中的關鍵在于HRBP或業務部門領導真正的參與到人才規劃中來,基于企業戰略目標和業務牽引機制做好長短期的戰略性人才規劃,將長短期的人才規劃相結合,將人才規劃實現的結果與業務戰略的發展相匹配,選擇合適的渠道和方式,以降低人才成本,提升人才使用效率。
4、人才供給:內部鏈和外部鏈相結合,實現及時靈活的人才補給
建設人才供應鏈,主要是建設兩條鏈,一是人才補給內部鏈,通過企業自身的人才開發機制和人才培養來完成,二是人才補給外部鏈,由外部招聘的及時供給來完成。
人才供應鏈下的人才補給需要完成四個轉型:一是轉為及時補缺;二是基于業務發展速度確定內供和外引的結合度;三是整合資源建立外部人才庫;四是創建基于業務牽引的內部流動機制。
5、人才培養:建設高效企業培訓體系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實施人才供應鏈架構下人才培養,其目標是關注人才培養的投資回報率,其主旨是強調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強化企業自身的人力資本開發,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發揮企業自身長處,揚長避短,建立符合自身企業和行業特點的高效培訓體系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同時結合互聯網時代新的學習技術和學習產品,實現培訓到學習的跨越,強調互聯網時代的HR管理迭代、培訓需求動態預測、從小批量多批次的人才JIT培養方式到培訓方式的柔性改變、培訓與績效循環打通、基于人才庫的培訓體系構建、互聯網時代新的培訓技術、工具的運用以及學習方式的變化等方面。
6、人才效能:提升人才效能、團隊效能、組織效能,構建組織能力
如何構建組織能力,如何整合關鍵人才和團隊的協作模式進而產生高績效,使人才效能、團隊效能和組織效能發揮加乘而非相抵的效果,是人才供應鏈建設中組織能力建設的方向。
能否真正理解怎樣最好地管理和評估員工的績效和能力,從戰略到執行中增值人力資本,構建組織能力,顯示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境界。企業業務部門和HR應努力不斷提高組織效能機制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建立一個完善的績效評估體系上,關注員工投入與員工保留,提升人才效能,構建組織能力,支撐企業戰略發展。
綜上所述:高效人才供應鏈的建設不僅是持續、系統的工程,最重要的是觀念的改變,管理的迭代,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構建人才供應鏈體系必將強健企業的組織能力,加速企業“人才工廠”的建設,在增值人力資本的同時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產出,人才供應鏈建設這個嶄新和極具價值的課題,值得優秀的企業家、經理人和HR攜手一起來傾力投入!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