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行業頭條 >洞察中國MOOC的未來
    洞察中國MOOC的未來
    發表時間:2014-09-17 來源:移動學習前沿 8431閱讀

    9月13日,在騰訊思享會、中信出版社和MOOC學院共同舉辦的"拆掉的大學圍墻"思享會上,國務院參事、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湯敏分享了他對"中國的慕課應該向何處去?"的猜想。

     

    "拆掉傳播與思想的圍墻"

      

    湯敏認為,"拆掉的大學圍墻",并不是拆除一個物理上的圍墻、磚頭圍墻。因為大學更大的圍墻是在課堂上,好的老師、優質教育只能是在好學校里的學生才能享受到,這是最大的圍墻。這是一個傳播的圍墻,也是一個思想的圍墻,這個圍墻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傳播,對更多人接受一個好的教育,它的桎梏、它的封鎖遠遠比物理上的圍墻大得多。在傳統教育模式下,這個圍墻是打不破的。從孔夫子到亞里士多德的所有實踐來看,傳統教育只能是在課堂上,只能是少數人享受。

      

    在互聯網時代,該把這個圍墻把拆掉了,誰先拆,哪個國家先拆,哪個國家先收益,哪個學校先拆,哪個學校先收益,哪個學生、哪個老師跳出這個圍墻外,他們也先收益。

      

    慕課(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就能夠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向更廣泛的人、學校、更多的學生分享。這和電視大學、"網易公開課"不一樣,他用了全新的方式,把網絡游戲等一系列東西融合進去,全世界和教育界都在快速地推動慕課革命。

      

    中國的"慕課"應該向何處去?

      

    最近我提出了一個疑問或者一個"歌德巴赫猜想":中國的"慕課"應該向何處去?為什么提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中國教育的問題在什么地方。中國教育問題很多,在座各位現在還在教育里,酸甜苦辣你們自己知道。

      

    中國教育很多問題,但我認為最大的三個問題:一是教育公平問題,城鄉之間,好學校差學校之間,985、211跟三本、四本之間等非常不公平。二是大學生就業難,現在連農民工都短缺了,市場上唯一過剩的是大學生。三是創新能力不夠,全世界都在創新,中國要想辦成創新的國度,可以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年輕人創新能力不夠。當然還可以列出很多,但在我看來,這三個是中國教育最核心的問題。

      

    以此我來回答中國的"慕課"向何處去--當然向中國最需要的、最缺的,對中國未來發展、對個人發展、對國家發展最需要的三個領域里去,而目前全世界的慕課,走的卻是另外一條路,是一條高大上的路,比如哈佛大學的、斯坦福大學的、耶魯大學的、北京大學的,這些都是好的學校、頂尖的學校把他們的課掛上去,這沒錯,應該做,但我覺得僅有這個解決不了中國問題。

      

    那中國"慕課"發展的重點應該放在什么上?我覺得應該解決剛才說的三個問題:解決教育公平問題、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創新能力不夠的問題。

      

    中國"慕課"要走的路:推動教育公平、幫助就業

      

    接著的問題是,"慕課"行嗎?能解決這三個問題嗎?要解決這三個問題,中國的"慕課"要走另外一條路。

      

    先談教育公平問題,中國最不公平的是城鄉之間的教育差別,是好學校差學校之間的差別,我們做了一個試驗,從去年開始把人大附中(中國最好的中學)的課以互聯網的方式、以"慕課"的方式,直接上到中國最貧困的廣西、重慶、內蒙和河北十幾個貧困縣、鄉一級中學里去。現在鄉中學是所有中學里最差的,這是因為有貧困縣的中學。全國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學生、最好的老師的課上到中國最差的學校、最差的學生、最差的老師的地方。從去年開始已經做了一年,現在這個項目在幾天前擴大到全國18個省130個學校里。第一年我們做了13個學校,效果非常好,最好的兩個班跟沒有上過人大附中的班相比,差了40分,很多差了20分、十幾分,效果非常好。

      

    現在我們在擴大實踐,如果人大服眾的課能上到中國最貧困、最差的學校里去,為什么別的課不去做?這就是教育公平,解決了教育公平最核心的部分:教師之間的不公平。教育公平,可以把房子建得很好,可以新的小學、新的中學,甚至可以把鄉村學校建得美輪美奐,但沒有好老師都解決不了問題,而我們這個項目是解決師資問題。

      

    其次,關于大學就業問題。三年前開始做了一個大學生創業課的實驗,上個學期在全國60幾個大學里,剛剛開學我們做到將近100個大學,因為沒有什么比要把創業的種子種在大學生頭腦中更重要。教育部兩年前甚至發出通知:大學生創業課應該成為大學的必修課。但在座的各位,你們哪個學校把創業課跟其他課一樣作為必修課了?沒有,為什么?因為沒有那么多創業的老師,而且創業課有老師講,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我們的課請了一批企業家來講,如徐小平等人,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教授給我們講課,還有剛剛出大學正在創業、正是頭破血流、一籌莫展的大學生,親自跟大學生講他是怎么創業的,創業有多難。考試是每個學生分小組,拿出創業計劃書。

      

    我能把徐小平拉到全國一百個大學都講一遍嗎?不可能,我是用"慕課"的方式,課堂就在北京大學,然后找一個公司拍下來,直接傳到其他99個大學里,全部是用大屏幕,跟北京大學的同學同堂上課,里面有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一流大學,也有南寧職業技術學院三本都不是的學校,跟北大同學同堂上課、同堂作業、同堂考試。

      

    創業課能這樣,為什么別的課不能這樣?現在我們正在設計一個新模式,現在并不是企業不需要大學生,而是大學生學出來的知識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能不能變一下?把大學第四年的課由企業來上?企業把他的內訓課,以"慕課"的方式拍下來,放在網上,考試都放好,比如你申請聯想,得先去考過聯想開出的三門課、四門課來,考試過后,看你多少成績,再到聯想面試,再工作一兩個月,考察你一下,這樣才進入聯想公司。

      

    如果有上萬人由企業開出的課,學生在第四年就按照你想去的企業,去上他的課,等于是經過他的培訓,這種等于是學生與企業之間,學生不能滿足企業需要的問題能夠大大緩解。

      

    頭三年大學生該上什么課就上什么課,到第四年要出校門時,教育如果這么改造,既然可以拿企業來,為什么不能只限于中國的企業?為什么不能拿國際上最新企業的課給中國學生上。比如現在的大數據火得不得了,但中國沒有幾個老師是懂大數據的,能不能從國際上把數據課引進來?

      

    如果英文不行,把中文字幕打上去,照樣可以學。如果學生有這樣的學習機會,那他的創新能力會完全不一樣。

      

    所以我覺得,按照目前的需要,中國"慕課"應該著重去解決這三個問題,行不行,我們小小的試驗說明可以,未來怎么做需要國家政府、需要民間、需要學校、需要企業一起來推動,謝謝大家。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