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移動學習前沿翻譯編輯,原作者為2014企業移動學習峰會重磅級美國嘉賓Conrad Gottfredson于2013年所作。Conrad為美國APPLY Synergies公司合作人及首席學習官,獲得教育心理學和教學技術博士學位,有過30年的行業工作實踐經驗。其代表作有《創新績效支持:工作流中的學習工具和策略》、《員工敬業心態:挖掘員工潛能的六個驅動力》
移動化浪潮來襲
據統計,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信息工作者已經開始"移動化辦公",而非信息工作者也開始嘗試這種新的辦公形式。所謂"移動辦公",是指辦公人員可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處理與業務相關的任何事情(Anything)。這種全新的辦公模式,可以讓辦公人員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
審視當前,在產品銷售、醫療服務、應急服務、交通運輸、法律或者其他類似服務中,越來越多的工作者進入到"移動辦公"行列,其中手機成為他們突破空間限制的工具。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預測:未來兩年,PC(臺式機和筆記本)數量會下降14%,而與此同時,手機數量將會從19億增加到21億,辦公場所的平板設備隨之會增長一倍多。
雖然移動化趨勢正在形成,但企業不應該將移動設備的用途僅僅局限在"移動學習"領域。不可否認的是,移動學習領域的發展前景已經吸引了企業的關注,然而,移動設備釋放商業價值的能力依舊極少被移動學習所發掘。筆者認為,將"移動支持系統"(mSupport)放進移動設備工具箱中,不但能夠釋放出直接的和可測量的投資回報率,而且還能為可持續的"移動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移動支持系統,實時監控投資回報率
近年來,培訓機構一直致力于將培訓投資與企業利潤有效連接起來。對培訓而言,無論是移動辦公還是物理辦公,投資回報率都是難以測量的。而績效支持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
從本質上而言,績效支持是被內嵌在工作流程中的。它是一個整合化的電子環境,能夠為每個雇員所使用。構建它是為了讓獲取信息更直接和個性化。這些信息包括資訊、軟件、建議、幫助、數據、圖像、工具以及評價和監控系統等,確保員工能夠獨立或者較少外人介入的情況下完成工作。一旦績效支持"移動化",只要員工在執行企業交派的任務,執行數據就可以被檢測出來,從而讓企業的商業影響力實時量化。
對企業而言,"移動支持系統"算是一個比較新穎的話題,也是大有作為的領域。在員工需要的情況下,如果組織有意向讓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得到支持,那么這一移動支持系統將會成為績效支持系統的關鍵環節。總之,從分散的信息向績效支持轉移,移動支持系統應該要實現跨屏傳播。
移動支持系統,為移動學習鋪平道路
當前,如果仔細反思現存的移動學習解決方案,并用"五個時刻的學習需求"(學習新知、需要了解更多、需要運用新知識、需要解決問題、需要改變以往技能時)來檢驗其功效,你會發現許多方案并不能滿足"學習新知"和"了解更多"的需求。相對而言,"五個時刻的學習需求"主要強調了應用(apply)、改變(change)和解決(solve)的需求,而這正是移動支持系統的作用。這是因為移動支持系統是檢測投資回報率最快捷的方式,也是移動學習領域的先鋒力量。
根據實踐經驗,美國學者Conrad得出了如下結論:有效的學習需要遵循這樣的路徑:
美國學者Conrad在幾年前就研究出這一套工具,并利用這些原則來測評在線學習的完整性。然而,測評結果顯示,大多數在線學習都無法完全滿足這些原則。在移動學習領域,也是如此。這些原則要求任何設備上都能實現最佳學習效果,當然這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對移動設備而言尤其如此。其難點在于平衡,一方面要滿足戰略戰術的要求,另一面又受到移動設備多媒體因素的發展與運營維護成本的制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管哪種形式的"學習"解決方案,都需要為組織提供三方面效益:
1.可衡量的經濟效益
2.達到有效工作績效的最佳時間
3.在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中保持恒久競爭力
可以說,沒有績效支持,即便是理論上最完善的課程也會以失敗告終。因此,將移動支持系統和移動學習并置來考慮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考慮在"移動績效支持系統"之前就實現"移動學習",那么你便會遇到一些現實挑戰,例如無法衡量商業影響力等。因此,最佳的實踐路徑圖應該是移動績效支持系統先行于移動學習。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構建一個基本框架,由此可使測量更便利,技能轉換速率更快,學習效果更具適應性。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