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接軌互聯網,一大批的教育機構受沖擊,一大批在教育互聯網摸爬滾打的企業被挖出來,一時間風光無限。另外也導致一批批的創業者投入進去,看好在互聯網時代教育的發展,高調進軍在線教育,而目前在線兩大旗幟粉筆網與91外教網的情況給很多人潑了冷水。
粉筆網在11月29號宣布關閉,而91外教網創始人龔海燕推出第二個產品:梯子網,進軍平臺。兩大平臺方向可謂是南轅北轍,粉筆網到猿題庫,從平臺到內容;91外教網到梯子網,從內容到平臺,到底哪個方向是在線教育挖金之路,一時間無數人苦惱了。
在線教育一直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另外一個大的原因是教育機構觸網或者較早,但是行動起來就比較慢,進而讓一大批的人蜂擁而至。事實上,如今在在線教育走的人都深切的了解到教育的慢是怎么節奏,或許以往諷刺傳統教育機構慢等,但是現在估計都不敢言論了,互聯網改變不了教育的慢,只能改變教育的形式已經開始成為了定論。
內容->平臺;平臺->內容
91外教網的建立就是要扎實做內容,接受教育的慢節奏,可惜的是當慢教育遇上快互聯網必然會有其中一個讓步,現在看來是慢教育略勝一籌。那么11月24日推出的平臺梯子網是否能夠從平臺上面發展,還是會是粉筆網的路子,梯子網之后再往垂直的領域走了,我也不得而知了。
粉筆網的推出是在線教育的一大熱點,總所周知網易是一家開發創業者的公司,太多的創業者都是從網易出來,所以在網易擔任高層的李勇的動作一時間引來無數跟隨以及報道,但是隨著發展,粉筆網陷入困境了,大眾點評式的平臺不好走,以至后來從公開場合都很少說到粉筆網,反而是另外一個項目猿題庫引起關注,專注于公務員領域,更是挖來某個大型機構的資深老師張小龍擔任高層。至此,粉筆網其實名存實亡,資源慢慢傾斜到猿題庫上面,結果就是11月29日粉筆網正式關閉。粉筆網到猿題庫,從平臺到內容,又是一種方向,至少從公職培訓領域看,幾大機構都開始爭相推出產品來競爭,猿題庫是否依然堅挺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在線教育的這個方向是否合適也是問題?我跟大家都是拭目以待吧,但是也正是他們的頻繁的調整以及動作,才引起各大的機構的騷動,無論他們走在哪塊機構的地盤上面,必然讓這塊的機構有所動作。
淺說生死關如何過?
目前,擺在許多人面前的是堅持走自己路子還是適時的開始調整方向,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許多東西都是堅持出來或者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所以選擇權在于各自的手上。而面對目前的生死關,在線教育的該如何過?我就提出點不成熟的想法,望批評。
第一:更加垂直化。
在線教育的垂直化大部分都是從在職教育或者非在職教育,或者成人教育或者非成人教育,亦或者是k12或者職業教育,劃分是沒有問題,關鍵是對于在線教育而言,還是要更加細致的劃分,就如猿題庫就從平臺扎根到公務員領域;梯子網扎根于k12教育,類似粉筆網,但是模式不一樣,或者未來也會再次扎根另外一個領域,其實91外教網的模式就是一個垂直的方向,可能是網站的定位人群有問題就導致了用戶量不足,另外一個即使外語很重要,但是對于大部分而言,真是到非到懸崖才培訓的,不同于其它的培訓教育。
第二:平臺更重。
我為什么會說平臺更重?在線教育的核心不要忘記了是在線,而非教育,怎么能夠達到在線?怎么能夠把平臺推送?是做平臺,只要有足夠的人群,內容可以一步步做起來,當然這里也不要用一些垃圾的服務、垃圾的內容來理解,只是相對而言。在現在時代,不管否認與承認,流量仍然是教育的核心,沒有大的流量怎么從傳統教育機構手里割肉。
第三:剛需型或者非剛需型。
在線教育的從業者們,要了解教育里面的兩種東西:剛需與非剛需。如果你的平臺是剛需型的平臺那么做好流量,做好引導,不斷的深化就不會問題很大;而對于非剛需型,更是要大量的流量來把平臺做好一個聚集地方,然后從里面挖掘人。如留學機構里面的太傻留學,太傻做的論壇就是做出一個留學的大型論壇,而轉化就從里面就可以;還有網絡培訓里面的推一把論壇、a5、seowhy等這類的培訓都是從論壇這個聚集地開始發展培訓,或許這能夠給予一個深思以及學習。當然我這里也不是說支持論壇這種形式,其它的形式平臺也是可以的,關鍵是做起來就行,看看YY教育,一樣從騰訊上面割肉,而它做成了平臺,那么還有什么其它的方向是其它巨頭不做或者力所不能及,就看怎么挖掘了。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